算清一笔账:装储能,你的工厂多久能回本?

创建于09.25
全球电价上涨背景下,储能投资正从"可选方案"变成"必选项"。
最近,不少企业主都在问:工厂安装储能系统,到底划不划算?答案可能比想象中更乐观——在合适的条件下,一个储能项目可能在3-5年内回本,而后继续稳定运行多年,带来持续的净收益。
核心的盈利逻辑在于峰谷电价差套利。简单说,就是在电网用电低谷时(电价便宜)给储能系统充电,在电网用电高峰时(电价昂贵)放电给工厂使用,利用中间的差价赚钱。
0

储能赚钱的逻辑

储能系统就像一个为工厂量身定制的“超级充电宝”。它的商业模式非常直接:低买高卖
以上海为例,大工业用电的峰时段电价可能达到1.2元/度以上,而谷时段电价可能低至0.3元/度左右。每度电的差价可能超过0.9元
假设一个工厂的储能系统每天完成一次完整的充放电循环,消耗谷电1000度(成本0.3元/度),并在高峰时段放出900度电(售价1.2元/度)供工厂使用。那么这一天的套利收益就是:900*1.2-1000*0.3=780元。
这只是基础收益。在浙江、广东等政策支持的地区,通过巧妙的“两充两放”策略(即每天在多个峰谷时段进行两次充放电循环),收益还能大幅提升
0

算一算,多久能回本?

我们来模拟一个5MW/10MWh的中等规模工商业储能项目的收益情况。
投资成本:目前,储能系统的单位投资成本已显著下降。2小时储能系统的EPC成本区间可能在1.376-2.226元/Wh,我们取一个平均值如1.64元/Wh进行计算。对于一座5MW/10MWh的电站,总投资约为1640万元。
运营收益:
核心收益:通过峰谷价差套利。假设尖峰电价为1.2583元/度,低谷电价为0.3160元/度。
其他收益:可能还包括节省容量电费、参与需求侧响应获取补贴等。
回本周期测算:基于以上模型,在浙江地区,一个设计良好的5MW/10MWh储能电站,其静态投资回收期大约在3.9年左右。这意味着,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项目产生的净收益就可以覆盖初始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储能系统的寿命通常远长于回本周期。优质的储能产品承诺6000次循环后可用容量仍不低于70%。这意味着在回本之后,储能系统在剩余寿命期内将继续创造可观的净收益。

影响回本时间的关键因素

不是所有工厂都适合安装储能,回本时间受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影响:
1. 当地的峰谷电价差:这是决定性因素。价差越大,套利空间越大。目前全国多地峰谷价差已超过0.7元/千瓦时。下图展示了2023年6月部分地区的峰谷价差情况,你可以对照查看你所在地区的政策。
2. 企业的用电负荷特性: 工厂在白天的用电负荷需要足够大且稳定,能够及时消纳储能系统在高峰时段放出的电力,否则会造成“有电卖不出”的浪费。
3. 储能系统本身的成本与性能: 储能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衰减率都直接影响收益。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效应,储能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正在持续下降,这进一步改善了项目的经济性。
4. 政府的补贴政策: 部分地区为鼓励储能发展,会提供容量补贴或放电补贴,这些都能有效缩短投资回报期。

迈出投资第一步

如果你对储能投资感兴趣,可以遵循以下思路进行初步判断:
第一步:核对关键条件
查看企业近期的电费单,重点关注峰谷电价时段和价格,计算平均峰谷价差。评估工厂白天的用电负荷是否持续且足够大。
第二步:进行精准测算
储能经济性测算是一个专业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初始投资、运维成本、电费结构、补贴政策、资金成本等。建议联系专业的储能系统集成商或能源服务公司,为他们提供基础数据,获取量身定制的投资收益分析报告。
第三步:选择合作模式除了完全自投资,企业还可以考虑与能源服务公司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 等模式,由对方投资运营,企业分享节能收益,降低自身投资风险和资金压力。
对于用电成本高昂的工业企业来说,投资储能已不再仅仅是为了“绿色环保”,更是一笔经过市场验证的、前景清晰的经济账。当你的工厂因为高昂的峰时电价而利润承压时,安装储能相当于为自己建设了一个稳定、可控的微型电厂,其产出直接对应着可观的电费节约和利润提升。
我们为有意向的企业提供免费初步测算服务,您只需提供最近三个月的电费单,即可获得专属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关于我们 | About Us】
我司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先进储能系统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致力于将前沿的储能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结合,为客户定制安全、高效、经济的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微电网、户外电源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 如果您正在规划能源项目,或希望深入了解储能如何为您创造价值,欢迎联系我们获取专业咨询。

联系我们

Leave your information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关于我们

产品

商业储能

住宅储能

光伏

新闻资讯

案例分享

行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