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储能:废弃矿坑变身绿色“金矿”,全球案例揭秘

创建于10.21
曾经机器轰鸣的矿区,如今静悄悄地储存着绿色能源
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一座名为普罗斯珀-哈尼尔煤矿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采煤生涯后,正悄然变身为一座2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当这个深达600米的矿井改造完成后,将能为40万户家庭供电,成为该州可再生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
这并非个例。从欧洲到北美,从澳大利亚到中国,全球范围内一场将废弃矿山和运营矿区改造为储能设施的创新实践正在加速推进。
0

矿区储能,缘何成为全球新趋势?

矿区储能已成为能源转型的一大亮点。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加速转型,如何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成为了一个关键技术难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矿区面临着资源枯竭或转型压力。这些矿区往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有的电网连接、广阔的土地资源、以及良好的地质条件,这些都为储能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便利。
矿区储能的发展,正好同时解决了这两大难题。一方面,它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提供了巨大的“充电宝”;另一方面,它为传统矿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希腊的西马其顿地区和波兰的贝乌哈图夫地区,两个大型的混合抽水蓄能项目正在建设中,它们由欧盟资助,旨在将前煤矿区转变为可再生能源中心。

国际案例,废弃矿区的绿色转型

德国:煤矿变身为抽水蓄能电站
德国普罗斯珀-哈尼尔煤矿的改造方案颇具创意。该矿的上下部分将建设成水库,总蓄水量达100万立方米。当需要电力时,水库水位可下降1200米,驱动煤矿底部矿井的涡轮发电机发电。
这一方案充分利用了煤矿已有的地下空间和基础设施,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和工期。该煤矿自从1974年投产以来,已经挖深至600米,水平巷道总长26公里,这些现有的设施为其改造为抽水蓄能电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美国:电池储能系统支持矿区能源转型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Kingman的一个50MW/200MWh电池储能系统已于2025年10月投入商业运营,这是亚利桑那州最大的用户侧电池储能项目,也是全美第四大用户侧储能项目。
该系统由58个特斯拉Megapack 2XL单元组成,支持Nucor钢铁厂的电弧炉扩建项目,旨在将其年产能提高至60万吨。
这一项目展示了电池储能系统如何支持能源密集型工业运营,提高了电网可靠性,并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希腊和波兰:混合抽水蓄能促进公正转型
在希腊的西马其顿和波兰的贝乌哈图夫这两个传统的煤炭产区,正在通过建设混合抽水蓄能设施,推动区域经济的“公正转型”
研究表明,混合抽水蓄能可以缓解因煤矿关闭而导致的经济衰退,通过创造就业机会、稳定当地经济,以及通过减少排放支持环境可持续性。
这些项目展示了技术驱动的社会经济转型模式,为其他面临类似挑战的煤矿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国内案例,矿区储能的多场景应用

江西丰城煤矿:液冷储能系统降本增效
在江西丰城煤矿,一个10MW/20MWh的液冷储能系统已经投入使用。该项目创新性地将光伏调峰与“两充两放”策略结合,在运营期内预计可节约电费超2125万元,投资回收期约5年,经济效益显著。
这一案例展示了矿区储能成熟商业模式。通过智能化的能量管理系统,在电价低的谷时充电,在电价高的峰时放电,将储能系统从一个单纯的保障设备,变成了一个可持续创造利润的资产。
山西长治雄山煤矿:浸没式液冷技术筑牢安全防线
全国首个煤矿“浸没液冷”储能项目在山西长治试运行。该技术将电池直接浸没在冷却液中,实现了极致的热管理,大幅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寿命。
该技术解决了储能行业最关键的安全问题——电池热失控。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冷却液也能迅速带走热量,防止电池起火爆炸,为矿区储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扫清了安全障碍。
贵州六盘水煤矿:构网型储能保障矿区供电安全
在贵州六盘水煤矿,5MW/5MWh的构网型储能系统为矿井提供了“毫秒级”响应的应急电源,保障了主通风机、瓦斯抽采泵等关键设备在极端情况下的不间断运行。
这一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构网型储能技术,它不仅被动响应电网变化,更能主动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其搭载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了“云边端一体化”的智能调度,确保了能源管理的万无一失。

多元技术,满足不同矿区需求

矿区储能的技术路线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矿区条件。
抽水蓄能是最为成熟的储能技术,特别适用于有合适地形和水源的废弃矿区。德国普罗斯珀-哈尼尔煤矿的改造就是典型案例。这类项目规模大、寿命长,但对地理条件要求较高。
电池储能是应用最灵活的储能技术,从千瓦级的户用系统到百兆瓦级的电网级项目均可适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Kingman项目就展示了电池储能在支持工业运营方面的能力。这类项目建设周期短、响应速度快,但寿命相对较短。
混合抽水蓄能则结合了抽水蓄能和电池储能的优点,通过集成多种可再生能源,提供更大的运营灵活性和效率。希腊和波兰的项目就是这种技术的代表。

多重价值,经济环保双赢

矿区储能带来的价值是全方位的,涵盖了经济、环境和社会多个维度。
从经济效益看,矿区储能可以帮助矿区大幅降低用电成本。江西丰城煤矿的项目预计在生命周期内可节约电费超过2125万元。此外,通过对电网提供服务,还可以获得额外的辅助服务收入。
从环境贡献看,这些项目使废弃矿山得以重新利用,减少了对新土地的开发压力。同时,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每年可减少大量的碳排放。
从社会效益看,矿区储能项目可以为传统矿业社区创造就业机会。美国肯塔基州贝尔县的一个抽水蓄能项目预计将创造约1500个建设岗位和30个运营岗位,这对于传统矿业地区尤为重要。
随着更多矿区的枯竭和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持续下降,矿区储能模式将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推广。这不仅为矿区社区提供了新的经济前景,也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路径。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长汉内洛雷·克拉夫特的观点或许代表了全球矿区储能的共同愿景:“矿山储能不仅是能源基础设施,更是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催化剂。”
【关于我们 | About Us】
我司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先进储能系统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致力于将前沿的储能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结合,为客户定制安全、高效、经济的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微电网、户外电源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 如果您正在为矿区或企业寻找合适的能源解决方案,欢迎联系我们的专业团队,获取定制化的储能系统建议。让我们携手,共同推动矿区绿色转型!

联系我们

Leave your information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关于我们

产品

商业储能

住宅储能

光伏

新闻资讯

案例分享

行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