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储能:从“可选项”到“必答题”

创建于10.21
绿色浪潮席卷全球,储能技术正成为数据中心的新标配
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数据中心需“积极利用储能、氢能等技术,具有较强用电负荷调节匹配能力”。这一政策信号的释放,标志着数据中心储能正式从“可选项”变成了“必答题”。
0

政策驱动:储能成为数据中心“通行证”

国家层面密集出台的政策正在重塑数据中心行业格局。根据新规,推荐的数据中心原则上应达到《绿色数据中心评价》(GB/T 44989—2024)二级及以上等级,电能利用效率不高于1.30。更关键的是,“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省级消纳责任权重” 这一硬性要求,迫使数据中心必须寻求储能技术的支持。
政策转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算力产业惊人的能耗增长。数据显示,国内算力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更严峻的是AI算力需求——行业预测显示,AI算力每6个月增长10倍,电力供应已成为制约AI发展的核心瓶颈。
一位参与政策研讨的专家道出了现实:“储能系统今后不再仅是备用电源的角色,它将成为数据中心参与电网调节、实现能源成本优化的核心基础设施
0

国内实践: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落地生根

政策引导下,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项目正在全国加速落地。
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低碳算力基地——这一全国首个数据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供项目,已于2025年7月正式投运。该项目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整合了200兆瓦风电、100兆瓦光伏,并配置了45兆瓦/180兆瓦时的储能系统。
项目投运后,风光新能源发电量年可达8.4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48万吨。金风科技为该项目提供的26台GWH221-7.7MW陆上风电机组,具备持续500毫秒的零电压穿越能力,有效保障了数据中心对电力稳定性的苛刻要求。
中金数据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低碳算力基地作为“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配套新能源发电设备全容量投产,可使该算力基地的AI算力成本降低25%以上,经济效益与绿色效益显著。
在技术层面,各大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华为在《2025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中前瞻性提出“算电协同”概念,认为数据中心需配套绿电+储能,通过与电网协同,让储能参与调峰调频,结合AI实现负载灵活调度。
0

国际视野:全球巨头加速储能布局

放眼全球,领先的数据中心和科技企业早已在储能领域积极布局。
谷歌通过“储能+AI调度”使绿电利用率提升至93%。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示了科技巨头在能源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
Meta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数据中心签署了300MW光伏搭配300MW/1200MWh储能供电协议。这一大规模光储一体化项目,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特斯拉Powerpack系统通过参与电网调频获取收益,开辟了数据中心储能的新商业模式。
储能供应商Fluence的财报显示,美国储能订单中40%与数据中心相关。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数据中心储能在国际市场上的巨大潜力。
在中东地区,亿纬锂能面对沙特电网稳定性与高温环境的特殊挑战,推出了高倍率5MWh储能系统、261kWh户外一体柜和836kWh分体式模块柜双重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其5MWh-315-1P储能系统采用内阻更低的叠片工艺电芯,在1P高功率运行工况下,可实现系统温差≤5℃,Pack温差≤3℃,确保设备在沙特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
0

技术革新:多元技术路线并举

面对数据中心的不同需求,储能技术正在经历多重升级与创新。
安全架构革新:面对数据中心50kW/柜的高密度功率,华为提出了模块化隔离架构,将故障隔离率提升至99.99%,AI预测性维护使火灾风险降低80%
液冷技术普及:2025年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将突破40%。如华为连续式制冷技术确保制冷中断恢复时间≤30秒
电池技术突破:三大路线并进——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价格降至2元/Wh;鹏辉能源半固态电池循环寿命突破6000次;宁德时代车规级钠电池已进入数据中心应用。
多元技术路线:除了锂离子电池,飞轮储能、超级电容等机械储能技术也在逐步渗透到数据中心储能领域。这些技术尤其适用于需要快速充放电的调频场景,为数据中心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储能解决方案。

挑战与机遇:经济性与标准化的双重博弈

尽管前景光明,储能规模化应用仍面临现实阻碍。
经济性门槛:储能设备初始投资占数据中心总成本比例较高。如液冷储能系统初始成本较传统方案高40%。一个10MW数据中心配套2MWh储能系统,初始投资增加约800万元。
技术整合瓶颈:如跨品牌设备通信协议兼容率低于60%;储能资产证券化率不足5%;碳核算体系尚未覆盖储能充放电场景。
安全标准缺位:锂电池热失控风险、飞轮储能的机械磨损等问题,都可能对数据中心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而数据中心对安全问题属于“零容忍”。
尽管如此,数据中心储能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宁德时代港股招股书披露,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以76.3%年增速,从2024年10GWh增长至2030年300GWh。
数据中心储能时代已经到来——它不仅是政策的要求,更是市场的选择、技术的必然。在这个由AI算力爆发驱动的能源革命中,储能正从幕后的“备用选项”走向台前,成为支撑数字世界的核心基石。
【关于我们 | About Us】
我司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先进储能系统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致力于将前沿的储能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结合,为客户定制安全、高效、经济的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微电网、户外电源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 如果您正在为您的数据中心寻找合适的能源解决方案,欢迎联系我们的专业团队,获取定制化的储能系统建议。让我们携手,走进数据中心储能时代!

联系我们

Leave your information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关于我们

产品

商业储能

住宅储能

光伏

新闻资讯

案例分享

行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