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网型储能:新能源时代的“电网稳定器”

创建于10.31
当电网中同步发电机的比例从70%降至30%,谁来守护电网的稳定?构网型储能正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定海神针”。
2025年4月28日,欧洲一场大规模停电波及多个国家,电网在恢复过程中步履维艰。与此同时,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天合储能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正为全球最干旱地区的电网提供稳定支撑;在新疆达坂城风电场,许继电科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成功并网,有效平滑风电波动。
这些相距万里的场景,共同揭示了同一个真相: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传统电网正从“强电网”转向“弱电网”,而构网型储能正在成为新能源时代的“电网稳定器”。

电网之困:当新能源引发“双高”挑战

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攀升,电力系统逐渐呈现“双高”特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电网的低惯量、低阻尼、弱电压支撑等问题日益凸显。
“没有构网型储能,新能源无法真正成为主体能源。”这已成为全球电力专家的共识。
在传统电力系统中,稳定的火电、水电、核电等同步电源构成了稳定的交流同步电网,它们如同电力系统安全的“压舱石”,为电网提供惯量支撑以及电压和频率调节。
而当新能源大规模取代传统同步机组,电网失去了天然的“稳定器”。风电和光伏均可以改造和配备构网型变流器为系统提供虚拟惯性和阻尼,但是可再生能源波动的特性使其无法为系统提供持续和稳定的支撑
0

破局之道:构网型储能如何成为“电网稳定器”

从“跟随者”到“构建者”的革命
构网型储能与跟网型储能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从“电网的跟随者”转变为“电网的构建者”
跟网型储能系统本质上是电流源,自身无法提供电压与频率支撑,必须依赖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来运行。因此在孤岛和离网模式下,跟网型储能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
构网型储能系统本质上是电压源,它能够自主设定电压参数,输出稳定的电压与频率,提升变流器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功率同步控制机制,将储能变流器塑造成电压源外特性,可在不依赖外界交流系统的情况下,自行构建交流侧电压幅值与相位,为电力系统提供强大的电压支撑。
构网型储能的三大核心能力
虚拟惯量支撑——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控制释放直流侧储能能量,等效为同步机惯量机械能或阻尼能量,进而提供惯量响应与振荡抑制。
自主电压频率构建——可在无外部电网支撑条件下自主建立电压与频率,实现黑启动、虚拟惯量支撑、阻尼振荡抑制、RoCoF主动响应测试等功能。
极端工况稳定运行——在电网故障或极端工况下,构网型储能能够短时输出超过额定值的电流(如在130%IN下持续运行15s),从而提供故障穿越、电压支撑或频率调节等关键服务。  
0

实战检验:国内外构网型储能案例

国际案例:智利GWh级储能标杆
2025年10月,天合储能携手Atlas Renewable Energy在智利联合开发233MW/1003MWh构网型储能项目。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构网型控制策略,使储能系统具备电压源特性。
该项目旨在为智利矿业提供清洁能源,同时增强国家电网的韧性。在拉美地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加速的背景下,这一系统可显著增强电网抗扰动能力,抑制宽频振荡,并在电网故障或停电期间维持关键负荷稳定运行。
中国案例:新疆风电配储成功并网
2025年10月14日,新疆电力龙源104团60MW风力发电项目配套的6MW/12MWh构网型储能站成功送电。
该项目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风电场区,采用“风机+储能”协同运行模式,通过储能系统平抑风力发电波动。项目并网后,每年可向电网输送清洁电能1.8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14.3万吨,能有效提升电网调峰能力,增强电网运行稳定性。
乌克兰项目:弱电网地区的能源支撑
在乌克兰,正泰电源2.4MW/10MWh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成功并网,配套18MW光伏电站,实现了光储一体化协同运行。
该系统的构网特性能为电网提供三重稳定:智能应对电网宽相角跳变;实时感知电网阻抗与强度变化,动态调节无功功率输出,20ms内极速响应电压波动;构建虚拟惯量,智能匹配电网扰动强度。
0

技术突破:从理念到现实的跨越

控制算法的革命性进步
阳光电源“全网况风光储构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该构网型储能系统可实现微秒级电压构建、毫秒级快速响应,以及多机协控下的GW级黑启动能力等。
奇点能源的构网储能通过虚拟惯量技术,可在电网频率波动时30ms内启动惯量响应,避免电站被强制切除。
过载能力的显著提升
对于电网中大部分新能源场站短路比不足的场合,经初步测算,配置15% 具有短时1.5倍10秒过载能力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基本可以保证新能源场站的正常运行。
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具有更强过载能力(3倍10s过载能力)的构网储能系统,可起到类似调相机的作用,使得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提高15-20%。

未来展望:构网型储能的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构网储能市场正迎来快速增长期。由于新能源渗透率超35%的地区出现刚性需求,2024年全球构网储能新增装机首次突破8GW(占新型储能新增装机总量的15%)。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构网型储能市场规模将增长为72.5GW(渗透率升至55%)。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构网储能装机预计增长至30GW,在新型储能中的占比提升至40%
技术演进路径清晰
在技术层面上,构网储能正在逐步实现从器件革命到系统智能的演进。
碳化硅革命将带来产业升级,采用碳化硅变流器后,调频响应时间缩短至8ms。
AI控制系统将实现“数字孪生电网”,通过对电网失稳风险的预判,提高构网储能资产利用率(据英国National Grid测算,将提升45%)。
模块化设计将使构网储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标配,实现“即插即用”。
0
在新疆达坂城,构网型储能系统正稳定着风电场的电力输出;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构网型储能支撑着矿产能源转型;在乌克兰,构网型储能正增强着薄弱电网的韧性。
构网型储能,这一曾经的前沿技术,正迅速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支撑。它不仅是储能技术的升级,更是整个能源体系稳定性的革命。
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全面到来,构网型储能将像智能手机改造通信业一样重塑能源行业——“谁掌握构网技术主导权,谁就掌握未来能源的定价权”。
【关于我们 | About Us】
我司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先进储能系统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致力于将前沿的储能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结合,为客户定制安全、高效、经济的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微电网、户外电源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 欢迎关注能源转型的您,私信邮箱📫留言“构网型储能”,获取《构网型储能海外经典案例分享》,共同探讨未来电网的稳定之道。

联系我们

Leave your information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关于我们

产品

商业储能

住宅储能

光伏

新闻资讯

案例分享

行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