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租赁:轻资产模式下,工商业用户如何拥抱储能?

创建于11.03
当高额投资不再成为拦路虎,储能租赁模式正让越来越多的工商业企业轻松踏上了绿色节能的快车道。
在广东健力宝工厂园区内,一排不足60平方米的储能柜安静地运转,它们将在未来每年为企业创造约82万元的节能收益,而健力宝公司无需投入一分钱初始建设资金。与此同时,在比利时的一家汽车制造厂,POWEROAD的储能系统正帮助这家企业将光伏自用电比例从不足30% 提升至70% 以上,同样采用了创新的租赁合作模式
这种被称为 “储能租赁” 的轻资产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工商业企业使用储能的传统方式。无需巨额初始投资,企业现在可以通过租赁模式享受储能带来的电费节约和能源稳定性。

商业变革:储能租赁的崛起与模式解析

随着新能源配储政策在多地推行,配置储能已成为不少企业发展的新要求。然而,自建储能电站的高额初始投资和运维风险,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
储能租赁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出两种主要模式:
经营性租赁——如同健力宝案例中展示的,由资金方(如厦门国贸)持有资产,运营方(如星纪云能)负责运营,用户只需提供场地即可享受储能服务,无需承担投资风险和运维负担
容量租赁——新能源企业通过租赁独立储能电站的容量来满足配储要求。这种方式下,新能源企业只需支付容量租赁费用,避免了自建储能的初始投资压力
与传统自建模式相比,租赁模式的优势明显。自建储能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并自行承担运营风险,而租赁模式则大幅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和管理负担
0

价值共赢:储能租赁的多方共赢逻辑

储能租赁之所以能迅速崛起,源于它创造了多方共赢的商业价值。
对企业用户而言,储能租赁实现了轻资产转型。以健力宝项目为例,企业无需投入建设资金,仅提供60平方米的场地,就能每年获得80余万元的节能收益,真正实现了“零投入,有收益”
对资金方来说,储能租赁带来了稳定的长期回报。厦门国贸创程租赁作为电站资产持有方,通过“经营性租赁”实现资金的高效投放,获取长期稳定的租金回报
对运营方而言,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其专业运维能力。星纪云能依托自研的数字化运营平台与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为资金方提供从设备接入、远程监控到运行优化的全套解决方案,确保储能资产高效、安全、可持续运行
0

实战案例:国内外储能租赁的成功实践

国内案例:

广东健力宝储能项目

广东健力宝的1MW/2.33MWh分布式储能项目是经营性租赁模式的典范
项目配置10台分布式液冷储能柜,通过谷电峰用的形式,实现每日两充两放
这套系统年运行天数不低于300天,通过对电价差的有效利用,预计首年可创造节能收益约82万元
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实现了三方共赢:厦门国贸作为资金方获得稳定租金回报,星纪云能作为运营方发挥专业优势,健力宝作为用电方享受节能收益而无须承担投资风险

江苏氯碱化工厂全钒液流电池项目

江苏某大型氯碱化工厂创新采用钒电解液租赁模式,将电解液从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经营性租赁成本
项目配置70MW/448MWh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创新的钒电解液租赁模式,将内部收益率(IRR)提升至15.63%,预计4.46年可收回资本金投资额
该项目特别适合化工等高安全等级场所,全钒液流电池的本征安全特性解决了化工企业对安全性的严苛要求

国际案例:

比利时汽车制造厂光储项目

比利时一家国际汽车供应商在已有650kWp光伏安装量和EV充电站的基础上,通过租赁方式安装了POWEROAD的860kWh储能系统
该项目解决了该企业光伏自用电比例低(低于30%)的痛点,通过储能实现负荷转移,大幅提高了清洁能源自用率
该储能系统还使企业能够从平衡市场中获取额外收入,预计投资回收期在4-6年之间,实现了能源独立与财务效率的双重提升
0

经济性分析:储能租赁的账本与收益

储能租赁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项目的盈利基础。
峰谷套利是最主要的收益来源。在浙江省的案例中,一个10MW/20MWh的储能系统采取“两充两放”策略,平均每年可节省电费728万元,内部收益率达11.8%
政策红利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性。山东地区为独立储能提供了“容量租赁+现货交易+容量补偿”的多重收益渠道,其中容量租赁指导价为160元/kW/年
需量管理也能带来额外收益。星纪云能的“SiEMS”系统通过AI学习历史需量数据,结合智能电表获取实时负载,可有效降低企业的需量电费

未来展望:储能租赁的发展趋势与机遇

储能租赁市场正迎来快速成长期。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国内已有超60万千瓦储能容量租赁项目启动招标,按10%的配储比例计算,已有超6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拟采用租赁模式配置储能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山东能源局正在推动建立储能容量租赁平台,梳理“新能源企业租赁需求清单”和“独立储能电站供给清单”,通过平台实现供需双方高效对接。新疆也出台了独立储能容量租赁试点方案,规定独立储能规模不小于50MW/200MWh,且需为4小时系统
技术创新将持续提升租赁模式的价值。天合储能推出的Elementa 金刚3解决方案,通过提升系统综合效率从85% 到89%,能在全生命周期内多创造1679万元收益。这类技术创新将进一步增强储能租赁模式的经济吸引力。
混合储能模式正在兴起。2023年出现了液流电池+锂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锂电池等多种组合形式,从各地备案项目看,未来将有更多混合储能项目推进落地
在山东,能源局正在搭建储能容量租赁平台,以解决“建好就亏‘租’不出去”的行业痛点。在江苏,钒电解液租赁模式让氯碱化工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可观收益。在比利时,汽车工厂通过租赁储能系统显著提升了光伏自用电比例。储能租赁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工商业企业对储能的获取方式,让企业在零初始投资的情况下,即可享受储能带来的经济与环境双重收益。
【关于我们 | About Us】
我司是一家专注于提供先进储能系统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致力于将前沿的储能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结合,为客户定制安全、高效、经济的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微电网、户外电源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
  • 对于考虑储能项目的企业,现在或许是了解储能租赁模式的最佳时机——毕竟,最好的技术不仅是先进的,更应该是触手可及的。

联系我们

Leave your information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关于我们

产品

商业储能

住宅储能

光伏

新闻资讯

案例分享

行业前沿